第13章心虚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变身之神 书名: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李承乾还以为爱妃所说的裴行俭有多特别呢。
    等见上了一面后,感觉也就那样。
    后面她还问了裴行俭认不认识苏亶苏秘书丞。
    裴行俭自是摇了摇头。
    紧接着又问起了裴行俭的家世,方才得知对方有如此一段不堪回想的过往。
    家门被灭,只剩下自己跟母亲。
    好吧!
    稍稍地给对方一点同情吧。
    难不成爱妃就是因为这个,才叫她与对方交朋友?
    黄昏回来。
    苏纨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对劲。
    他曾看过一部国外的电影,说是有一个男的,很渣男的那种,由于走路的时候撞到了电灯柱意外地穿越到了一个女人都干倒垃圾的脏活累活,而男的只需要负责穿衣打扮貌美如花。
    这男的一开始穿越过去还好,但渐渐地,竟爱上了化妆打扮,而且,还自觉地穿起了小裙子。
    我去!
    这说的难道不就是自己?
    坐在妆台前,他现在已经开始在想,母后赏赐给自己的这件青玉象牙花钗,该怎样才能衬着好看。
    完了完了!
    中毒了!
    而且,他发现自己竟打心底地喜欢当这个太子妃。
    竟然连打拳的欲望都没有。
    十天,才仅仅只过了十天的时间。
    不过……
    你不得不说,当这个太子妃还是比较舒服的。
    人累死累活做那么多事情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舒服。
    既然现在就能舒服,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
    “爱妃!”
    李承乾回来了。
    “爱妃在打扮呢?”
    “嗯啊。”
    说的有点心虚。
    因为以前的他,从不打扮。真男人,洗面奶都不用,一捧清水即可。
    李承乾便把今日见到裴行俭的事说了说。
    她在苏纨的背后坐了下来,一只手抱着苏纨的细腰,道:“爱妃你说的那个裴行俭,也没什么特别的嘛。”
    学识方面,就是跟一般的弘文生差不多。
    虽说家世比较坎坷,但这也不能成为两人交友的理由。
    “你见到了?”
    苏纨也是转过身道。
    “嗯。”
    李承乾点了点头,“路上还见到了右庶子孔颖达。”
    苏纨便道:“长什么样?”
    “……”
    李承乾便愣了愣。
    “爱妃为何这么问?”
    “没什么,这个孔颖达好像挺有名的。”
    “爱妃你也听说过啊。不过也正常,这人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孙,打小勤奋好学,师从大儒刘焯,能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
    “估计也很喜欢对别人说教吧。”
    苏纨的每一句都几乎说到她的心坎坎里去。
    “你怎么知道?”
    “父皇送到你身边的,有一个不是这样的么?除了我。”
    苏纨神秘地笑了笑。
    然后道:“我就是来陪你玩的。”
    “……”
    李承乾觉得这话,有些意味深长。
    所以爱妃也是父皇派来的人吗?
    唔……
    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什么意思?”
    她直接问道。
    “意思就是太子身边几乎都是些希望看到太子好的,无不将太子当成是未来圣君来要求、来看待,简直想把太子培养成圣人,唯有我不同。”
    “爱妃不同?爱妃你不同在哪?”
    “我不希望你为了成为一个好皇帝、好圣上,而放弃追寻自己的本性。该玩玩,该认真认真。而且殿下不玩,我怎么玩?嘻嘻。”
    说着,苏纨便把她扑倒,趴在她身上。
    李承乾明白苏纨的意思了,苏纨的意思就是,她会无限地纵容她。而跟那些喜欢管着她的人不一样。
    “我发现太子妃你有祸国殃民的潜质。你知道,要是这话让别人给听了,别人会是什么反应?你这叫动摇国本!”
    苏纨便道:“殿下听说过揠苗助长的故事?”
    李承乾:“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苏纨:“父皇现在做的不就是这样的事。”
    李承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非议父皇。”
    可李承乾却一点都没有要告发她的意思。
    苏纨:“说到如何教育孩子,没有人比我更强。”
    “……”
    所以说,自己在太子妃眼中,其实是个孩子了?
    “太子妃好像很会教育孩子啊。之前也是,把父皇母后都说得说不出话来。”
    “当然!要不是我懒,我觉得,我《育儿经》都能写得出来。”
    对此,李承乾倒是一点都不否认。
    因为听过她所说的‘承认孩子的不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是父母对孩子最特别的爱。’这句话后,她就知道,爱妃肯定是有点东西的,不然,她不会说的出这样的话来。
    “那你写。”
    李承乾便建议道。
    “不写。”
    “为何?”
    “唔……我懒。而且我还不会拿毛笔写字,还有,我遣词造句也不行。”
    “额……”
    这时李承乾也是不得不有一个疑问。
    “爱妃你读过书?”
    其实这是句废话,她肯定读过。
    不然,她又怎么会忘记了那两匹马的名字。
    但她所指的这个读过书也不仅仅是读过书的意思,而是,你读书竟然连毛笔都不会拿?
    “读过,不过跟你读的不太一样。”
    “怎么不一样?”
    “你读的都是四书五经,我读的,要简单很多。”
    看得出来,估计是这里挑挑,那里挑挑。
    但好像今人所读的,无非也就是四书五经了吧。
    “那你读过什么?”
    “我读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前面李承乾都并不怎么在意,毕竟北国风光,就像是一句大白话一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最多也只能算是对仗工整,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只不过是很平白直述的叙事写景罢了,连个比喻手法都没有,小学生都知道要想得高分,必须善用修辞,真正让她觉得震惊的,是后面从山舞银蛇开始,以及由这写景而引发出来的感慨。
    ‘江山如此多娇’,这句一下子便将前面的所有内容都立刻升华了,不过苏纨念到这里,也是停了下来。
    “怎么不接着念下来去了?”李承乾便问道。
    “你不会又忘记了吧?”
    “咳咳!”
    “你果真忘记了!”
    “不是,才没有!”苏纨便道,“只是后面的不好说。”
    “怎么不好说?”
    苏纨定了定神,便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高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颉利可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就有点调皮了。
    直接给她父皇、太上皇给一起吐槽了,关键还没死。而说颉利可汗是一代天骄,也没错,毕竟唐初东突厥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据说是‘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只不过后面颉利可汗自己玩崩了,原本支持他的人纷纷反叛,这才给了唐灭东突厥的机会,真就应了那句,只识弯弓射大雕。至于这个一代天骄,当然就是满满的讽刺的意味了。然而前面又有哪个不讽刺?连自己父皇、太上皇都敢吐槽。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说不定下一秒就拖出去砍头,但是太子妃不一样。
    毕竟,太子妃年纪轻,说话还不知轻重。
    李承乾并未把这当作是一首诗,不过,也是此时她才发现,太子妃是真的有才。
    不对!
    这东西肯定不是太子妃想的。
    “谁教你的?”
    李承乾便道。
    那人说不定得人头落地。
    不过也得看情况,毕竟,太宗还是能听事实的,他就是稍逊风骚,这有什么办法,人家也没说错。
    只不过,敢说出这种话来的人,真的是狂妄之极。
    难不成是苏秘书丞说的?
    应该不是。
    此时苏纨也有些纠结,因为不知道说出来会不会被和谐。
    “阿毛说的。”
    “阿毛是谁?”
    “阿毛就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读此人之作,令李承乾不禁有一种豪气干云,舍我其谁的感觉。
    这到底何方神圣?
    他居然敢调戏自己父皇跟太上皇,而且,也并不把颉利可汗放在眼里。这人实在是太狂妄了!若是有机会见到对方,她倒是想看看对方到底有几斤几两。
    “爱妃,这人此时身在何处?”
    她问道。
    “你要去杀他头吗?”
    苏纨便道。
    这话说的。
    不至于。
    不过李承乾还是一时语塞。
    “本殿下只是好奇,想见见他。”
    “见不到。”苏纨回道。
    “为什么?”
    “死了。”
    “……”
    天妒英才,恐怕,这便是天妒英才吧。
    不过……
    “爱妃你认识的人可真多。”
    李承乾一嘴酸溜溜地道。
    “嗯,我还认识很多很多的人。要不要给你说说?”
    “我不听。”
    “听一下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谁写的?”
    “李绅。”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一咬一个包,治也治不好。哈哈哈嗝!”
    “这又是谁写的?该不会是爱妃你自己写的吧?”
    “你怎么知道!可恶!被发现了!”
    其实是广大网友写的,而她又是广大网友中的一员,那就约等于是她写的。
    两人嬉戏玩闹了有小半个时辰,这才停了下来。
    苏纨趴在李承乾的身上,听她的心跳。
    李承乾也不去在意她到底认识几个人了。
    毕竟,此时的她,完完全全就是自己的不是?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